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寿孙师郑(平生不喜酬和,尤不作寿诗,以师郑坚索,偶破例为之。)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有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吾邑三百年,五擢南枝首。
康乾全盛朝,王萧并耆耇。
景庙辟四门,陆孙同结绶。
弱冠诵君文,追踪心不苟。
我年二十七,学步亦岂偶。
三人称同时,陆君委畎亩。
海田再见绿,与君交独久(北闱乡试,例以第二名为南七省之首,俗称南元。常熟三百年来仅有五人: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王守烈,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萧若钦,光绪十四年戊子陆震福,师十九年癸巳恩科第二人,余为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第二人。自戊子壬寅,十五年中一邑同时有三南元,乡里称盛。陆君今作古矣。)
明堂生蓬蒿,天下一袖手。
我欲拔长剑,有鬼掣我肘。
君独本经术,拨乱闭户牖。
读经救大狂,其声作狮吼。
人生贵及物,已足活群有(时议废孔,君著《读经救国论》以正之。)
我以君为师,君亦视我友。
古哀绣其魂,清论海在口。
常造诗史阁,朗咏杂以酒。
诗狂所不吓,酒美强亦受。
惟君近妇人,则我笑而走。
近年我从军,宛洛纷尘垢。
自惭三吴儿,况居二陆后。
爱闻吹角声,入诗清可扣。
童心犹未尽,人或呼我叟。
如龙如凤姿,风华渐老丑。
常恐素心人,欲以责不朽。
平生浩荡心,此时尚否否。
感君惠佳篇,高情动韦柳。
长歌向莽苍,哀音接刁斗。
烟尘塞八表,琴樽犹有耦。
书生福不浅,得天吾侪厚。
啬翁七十一,野王四十九
约翁五十八,鼎足龙虎狗。
江淮多,同时三枝寿南通张啬老亦乙酉科第二,近代苏省南元惟君及圻并啬老而三。)
贾复子邯阴兴子员诏(元年四月丙戌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
盖褒德赏功,兴亡继绝,所以昭孝事亲,以旌善人。
故仁不遗德,义不忘劳,先王之令典也。
特进胶东侯贾复,佐命河北,列在元功;
卫尉阴兴,忠贞爱国,先帝休之。
今兴子博,复孙敏,顽凶失道,自陷刑以丧爵土,朕甚怜之。
其封复子邯为胶东侯,兴子员为㶏强侯袁宏《后汉纪》十一)
赠陆悬圃 其二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出处:陋轩诗卷十一
山泉流到涧,滋味还相同。
李杜韩苏后,吾曹气颇雄。
何心冀名世,哀怨写心胸。
鄙人安足言,君文亦已工。
靡靡草茅内,肃肃挺孤松。
谁知握毛颖,不若佩吴钩。
毛颖困豪杰,吴钩报恩雠。
寒野月黯黯,老木风飕飕。
草殷敌人血,腰悬雠家头。
平尽世间路,弦歌从君游。
祀故太尉桥玄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
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文选·头佗寺碑》云:「高轨难追。」注引魏太祖桥玄文曰:「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国念明训,士思令谟。
灵幽体翳,邈哉晞矣。
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
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
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
裁致薄奠,公其尚飨(《魏志·武帝纪》注引「褒赏令」,又见《后汉书·桥玄传》,《水经》二十四《睢水注》,《艺文类聚》三十八)
熊退斋武夷 宋 · 蜀翁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经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武夷高且深,棹歌声未已。
朝夕足夷犹,尚友朱夫子
他年见鳌峰,势与此山拟。
了却未完书,相逢定何许(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二二)
袁绍 其一 东汉 · 公孙瓒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赵太仆以周、召之德,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贾复、寇恂亦争士卒,欲相危害,遇光之宽,亲俱陛见,同舆共出,时人以为荣。
自省边鄙,得与将军共同此福,此诚将军之眷,而瓒之幸也(《魏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天子命太仆赵岐营,移书告遣使具与绍书」。)
袁绍 其二 东汉 · 公孙瓒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赵太仆以周、邵之德,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贾复、寇恂,争相危害,遇世祖解纷,遂同舆并出。
衅难既释,时人美之。
自惟边鄙,得与将军共同斯好,此诚将军之眷,而瓒之愿也(《后汉·袁绍传》,「因此以书譬」,与《英雄记》小异,今并录之。)
张既凉州刺史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贾复请击郾贼,光武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
卿谋略过人,今则其时。
便宜从事,勿复先请(《魏志·张既传》)
禁复私雠诏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丧乱以来,兵革纵横,天下之人,多相残害者。
田横郦商之兄,张步伏湛之子,汉氏二祖下诏,使不得相雠。
贾复、寇恂,私相怨憾,至怀手剑之忿,光武召而和之,卒共同舆而载。
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民之存者,非流亡之孤,则锋刃之余,当相亲爱,养老长幼。
自今以后,宿有雠怨者,皆不得相雠,敢有复私雠者,皆族之(《魏志·文帝纪》。《艺文类聚》三十三,《御览》四百八十二)
黄茂才杞孙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六
读书如拣金,沙净光乃出。
洪垆未入锻,先慎汰淘力。
君文何轩轩,阆台月白孤鸾鶱。
以其馀萟及词翰,亦是龙脊骄连钱。
百回纡郁一倾荡,气如弩决无能先。
从兹六合极驰骋,还于心腑加策鞭。
南园静夜张华筵,寒月在户云娟娟。
严霜压屋烛光短,勉尽三爵生微暄。
斯时座客斗豪论,君独简默无烦言。
诘朝过我证所学,摆除客气忘蹄筌。
上阊九纬星钩连,霓裾霞佩栖神仙。
青梯有级汝终到,但防下海波沦奫。
论年于我愧兄事,幸恕狂论无相愆。
朔风掠地昏尘埃,穷年作客吾可哀。
荒榛满眼少春色,空山喜见梅花开。
明朝湖上别君去,或凭飞雁书能来。
人生树立各自勉,无令鬓发成颓衰。
刘山人泳之五章 其一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八
奈何离别来,君文与形瘦。
秋山削绿,骨立弥深秀。
飘花溷清涧,香萎即成垢。
咏怀齐女贞,谁能诮其陋?
高云生薄阴,变象作波皱。
虚心以相期,遥遥有岩岫。
圣政纪颂 唐 · 来鹏
穆宗皇帝临大朝,与群臣言奏政事。群臣退而宰臣奏曰:「陛下问及乎政事,此三皇五帝之所徽美也;陛下不问及史臣,此三皇五帝之所弭已也。徽美者,将有乎闻也;弭已者,将有乎亡也。以闻之而又亡之,则陛下徒有宵衣旰食之名,规天条地之绩。与群臣言后,若飙然拂冠过冕,湮时销日,无得用于后。譬如十夫树杨,一夫拔之,无得以成其大也。政事群臣得陛下日问之,是十夫树杨也;史官执笔为陛下日远之,是一夫拔杨也。使后之人讶圣朝空晨虚夕,閒殿旷廷,无君臣咨谋洋溢之言,乏社稷安危强谠之说。是不亦远史臣,致不载其事。如拔去其杨,将弭已之谓乎?臣伏念贞观永徽之代,百官之有耳目,但听视天子而已。故言事者安论纾词,无疑权虑势。史官执笔于阶之下,天子侧旒于殿之上,奏者发诚于廷之中。是以正衙一开,则臣诚前而启之,旒近而镇之,史笔随而录之。由是君臣谋国图政之事,俞机都要之言,托业发神,丰编照物。偕籍于尧典,差光于天阳。至今见太宗文德,若三皇五帝之所徽美也。自永徽之后,宰执不正,窥伺是忌。针棘前后,阻越对扬。狼噬虎餐,持膏炫肉。盖以言多为已,惠不致君。内荏失中,畏使人听。乃奏史官与百僚俱退,然后宰臣请事。由是君有问而宰臣知之,史官不得与于闻。君有举而宰臣谋之,史官不得记其事。次第周行,检录制诰,与冗吏同工而已。臣尝涕泣以叹,岂有以一已之细,一性之忌,于晷圭景之间?苟嗜急须,回天遮上,使圣绪神绩,有嘉扬善讽,罔得闻于千万年,枉有谓明朝空晨虚夕,闲殿旷廷,无君臣咨谋洋溢之言,乏社稷安危强谠之说。若今踵而承之,则不惟臣有障聪蔽睿之刺,抑陛下虽有三皇五帝之所徽美,而若远史臣,则三皇五帝之所弭已也。抑又有一夫拔杨之谓欤?臣请史官执笔,当群臣奏事,随日撰录,号为圣政纪。臣立朝禄,幸甚。
穆宗皇帝动扆颔旒,怃然叹曰:「吁!朕罔敢粉名厥后,乃罔知厥后。然圣人存简策者,亦非以粉名也。盖存乎大国之典,鸿祖之业。我国有典,我祖有业。业在于典,典在于史。遏厥史不书,是尸馀于祖,涸业于典也。朕缵承圣绪,恭惟恪思。将念厥政,未尝不离安废酣,驰荒骛远。是以每与宰臣言,如簇天下一巡省。每见宰臣退,而展天下尽闻知。岂图臣蓄猾谋,公无同事,欲弄尾舌,先卫岩穴,隔斥史臣,占佞明后,致懿搜嘉访,不存尧典之书。善讽名猷,莫出清庙之什。史臣负我,不举其官。宰辅尽忠,厥闻有此。」由是诏史职,执史笔立于庭之下,录君臣胪句之必行,载刚毅进退之敢议,题其篇目曰《圣政纪》也。
至上之即位三年,有乡校小臣来鹄,居山泽间,常私心重惜史臣。以其史臣者,是当国之镜,千亿代之眉目也。因窥穆宗实录,得解愤释嫉于立史官为《圣政纪》者,追而颂出其事,以鉴今之廷列。故拜献其颂曰: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有圣有神,风销日已。
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无典无法,顽肩奡比。
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
言得非排,文得圣齿。
表表如见者,莫若乎史。
是知朴绳休结,正简斯若。
君诰臣箴,觚编毫络。
前书后经,规善鉴恶。
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呜呼!
贞观多吁,永徽多俞。
廷日发论,殿日发谟。
牙孽不作,鸟鼠不除。
论出不盖,谟行不纡。
楹然史臣,蛇然史裾。
瞠瞠而视,逶逶而窭。
翘笔当面,决防纳污。
不梏尔智,不息我愚。
执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
圣牍既多,尧风不浅。
颂编坦轴,君出臣显。
若俨见旒,若俯见冕。
无闲殿旷廷,无尸安素宴。
三皇不亡,五帝不剪。
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后相图身,天子专问。
我独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见嫌,倚相在摈。
秉笔如今,随班不进。
班退史归,惘然畴依。
奏问莫睹,嘉谟固稀。
取彼诰命,禄为国肥。
炯哉时皇,言必成章。
德宣五帝,道奥三皇。
如何翌臣,嚵肉嗜𥁃。
觜距磨抉,楅衡拘长。
控截僚位,占护阳光。
垣私藩已,远史廋唐。
俾德音嘉访,默缩暗亡。
咽典噤法,盖圣笼昌。
曷以致此,史文不张。
后必非笑,将来否臧。
谓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
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贞观业,有永徽纲。
亦匿匪见,亦寝匪彰。
赖有后臣,斯言不佞。
伊尹直心,太甲须圣。
事既可书,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陈不敬。
曰逐史之喻,请以物并。
且十夫树杨,一夫欲竞。
栽既未牢,摒岂能盛。
帝业似栽,逐史似摒。
穆宗怃然,若疚若醟。
昔何臣斯,隐我祖正。
不传亲问,不写密诤。
孰示来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徵奔召急。
史题笔来,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
獬豸侧头,螭虬摆湿。
握管绝怡,当殿而立。
君也尽问,臣也倒诚。
磊磊其事,镗镗其声。
大何不显,细何不明。
语未绝绪,史已录成。
谓之何书,以政纪名。
伊纪清芬,可昭典坟。
古师官鸟,昔圣官云。
方之我后,录里书分。
录有君法,书有君文
君法君文,在圣政纪云。
殿无闲时,廷无旷日。
云诹波访,倦编刓笔。
君劬臣劳,上讨下述。
惟勤惟明,在圣政纪出。
至德何比,至教焉如。
孰窥孰测,外夷内储。
谓君有道乎,臣有谟欤。
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
一体列秩,同力翼戴。
祈福去邪,绝防无碍。
国章可披,唐文可爱。
善咨不偷,嘉论不盖。
不偷不盖,在圣政纪载。
谅夫,总斯不朽。
可悬魏阙,愚得是言。
非讪非伐,实谓医臣浑沌。
开君日月,妖物雰死。
天文光发,惟我之有颂兮,奚斯跃而董狐蹶。
赠李镡(镡自维扬遇乱,东入山中。)887年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君行君文天合知,见君如(一作于)此我兴(一作伤)悲。
秪残三口兵戈后,才到孤村雨雪时。
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
地炉不暖柴枝湿,犹把蒙求授小儿。
传易之家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金氏文集》卷下
商瞿受《易》于仲尼
仲尼卒,商瞿授楚馯臂子弓(一云子弘。)
子弓江东桥子庸(一云鲁桥庇子庸。)子庸授燕周竖子家(一云周丑子家。),子家授淳于光羽子乘(一云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
及秦焚书,以《易》为卜筮之书,独得不焚,故传授不绝。
汉兴田何东武王同子中(读曰仲。)洛阳周王孙、丁宽子襄、齐服光四人焉,皆著《易传丁宽作《易说》八篇,三万言,训诂举大义而已。王、、服皆作《易传》二篇。)》。
周王孙授魏蔡公(蔡公《易传》二篇。)王同授齐即墨成广川孟但、鲁周霸衡胡临淄主父偃菑川杨何叔元叔元《易传》二篇。
叔元传燕韩婴河内司马谈、太中大夫京房(非焦延寿弟子京房也。)
丁宽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然周王孙师田何之学也。
授同郡田王孙王孙授沛施雠子卿(一云长卿。)兰陵孟喜长卿琅琊梁丘贺长翁
繇是有施、孟、梁丘之学焉(施、孟、梁丘氏章句各二篇。)
施氏授河内张禹子文琅琊鲁伯
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
鲁伯泰山毛莫如少路琅琊邴丹曼容
繇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孟氏则改师法,以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得自师田生,而同门梁丘贺證明之,且非田生之法也。
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况,由是孟家有瞿牧、白生之学。
梁丘氏者,始受大中大夫京房《易》,出为齐郡太守,后更事田王孙
然则京房、田王孙,皆田何家法也。
汉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
年老,授于子临。
临始从父学,亦尝事施雠,后卒行京房法。
五鹿充宗君孟君孟《略说》三篇。)君孟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郡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繇是梁丘家有士孙、邓、衡之学。
今《子夏传》即邓子夏,盖出于梁丘家也。
其后有京房《易字君明东郡顿丘人,非太中大夫京房也。)》。
房始授业梁焦赣延寿
云常从孟喜问《易》,会喜卒,房以延寿《易》即孟氏学,时孟氏门人翟牧、白生皆曰非孟氏法也。
房后以灾异得幸。
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博士,由是有京氏之学焉。
又其后有东莱费氏《易名直字长翁。)》,其学无章句,本以古字,号古文《易》。
以《彖》、《象》、《系辞》、《文言》解说上下经。
琅琊王平仲,由是世传费氏之学。
又沛人高相,与费公同时,亦无章句,自言出于丁将军传授子康兰陵毋将永,由是有高氏之学焉。
汉宣帝时,孟、梁丘皆立博士
至元帝世,立氏《易》。
惟费、高二家,未得列于学官
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意略同,惟氏为异。
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然受其学者,未盛于世。
梁丘贺以卜筮得幸宣帝,及至显官,故学者宗焉。
其后五鹿充宗贵幸,善梁丘《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
充宗乘贵辨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施雠之门人张禹以经术为成帝师,位丞相,封侯,成就弟子尤著者彭宣、戴崇,皆至公卿。
故施氏、梁丘之学尤盛于当世。
以至孟氏、京氏弟子俱为博士,故二家之学亦行焉。
高相子康王莽所杀,故学者衰废,而费氏独行古文《易》,然而未得立者,盖亦不幸者矣。
其后东汉诸儒,习施氏者,则有沛戴崇子宾陈留刘昆威公洎子轶君文
习孟氏者,则有南阳(音圭)丹子玉中山阳鸿孟孙(鲑,胡佳反,又苦圭反。一作鲑,胡瓦反者,非。)广汉任安定祖
习梁丘氏者,则代郡范升辨卿,京兆杨政子行(一云范升杨政皆传孟氏《易》者,非。)颍川张兴君上洎子鲂;
张兴最知名,为梁丘家宗,弟子自远方至者,著录且万人焉。
习京氏者,则汝南戴凭次仲南阳魏满叔牙济阴孙期中彧惟高氏之学无传焉。
建武中,陈元长孙、郑众仲师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荀爽亦为之传,自是费氏而诸家之学衰矣。
陈、荀、马皆当世大儒,故费氏之学益盛,今辅嗣之学盖出于费氏古文《易》也。
再原汉之言《易》者,一出于田何
其传者,若周王孙、王同、杨、大中大夫京房、丁宽、田王孙,皆本师法。
然当高、惠、文、景之时,学其未也。
至宣、元间,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及高相之学,多以阴阳灾异为说。
惟费氏本以古字,号古文《易》,以《彖》、《象》、《文言》讲说上下经,为有本末;
又校之诸家,独与中古文《易》同。
流及马、郑等家,其学遂盛。
辅嗣,天启其衷,而入圣门之奥。
考其渊源,虽本于马、郑之学,然其流溥博,出于诸家远矣。
噫!
《易》之大原,皎若白日,函光于牺,旭于文,迄我圣师,而后正中焉。
昳于秦,薄蚀于汉,诸家之说棼焉,而圣道微矣。
辅嗣特起,斥去异端,天人之道,俄然而明。
然犹时若氛翳,未能廓然,若将有以待焉尔。
在其贤者,心圣人之心,犹得观望其光景者哉!
寿宗子瞻明六十初度得五百字 明末清初 · 徐枋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居易堂集卷之十七
余家全盛日,人文重山斗。
声华被海内,天下率奔走。
争侍虎皮坐,共叹龙门陡。
华堂开文社,盛事诚希有。
宗党及英贤,楩楠与琼玖。
等第甲乙严,月旦岂云苟。
追溯莅初盟,岁纪当癸酉
时余年十二,君年始十九。
角艺意气雄,文坛压侪偶。
社中吾二人,高第时称首。
传诵遍群彦,余文才出手。
娄江二张公,金沙两周叟。
及吾郡钜儒,称余不啻口。
以次遂及君,才名相先后。
差池八九年,胶序蜚声久。
壬午余获隽,君志益抖擞。
穷年时矻矻,绩学气弥厚
先公赏君文,谓必当速售。
何期遘沧桑,夙昔成虚负。
先公赴汨罗,绝笔系君肘。
感君受顾托,遗言斯不朽。
余既长避世,君亦甘林薮。
决去经生籍,隐居以养母。
抱瓮时灌园,茶笋滋数亩。
山栖远世氛,岁寒坚素守。
偕隐仰母贤,同趣有莱妇。
二弟教养兼,三荆欢同茂。
余时造君庐,来偏因孝友。
淹留动旬日,倾倒及瓶缶。
兴至何淋漓,题诗满户牖。
探幽耽奥穴,眺远快高阜。
山色一望赊,泉声数里吼。
游剧杖屦罢,归亟柴荆扣。
俄复具盘餐,烹葵复剪韭。
醉饮兼晨昏,村醪杂醇酎。
萧辰感摇落,丽日伤花柳。
与君话畴昔,涕泪落杯酒。
早敦竹林契,针芥良有取。
余家多坎坷,多君实左右。
周旋我忧患,为我洗尘垢。
羡君处时晦,坦道履无咎。
怀宝终不试,连城惜未剖。
历历四十年,俯仰一何趣。
盛衰自一时,白云倏苍狗。
昔为终贾俦,今为沮溺耦。
处为籍与咸,出为广与受。
少壮之所期,不知能践否。
君今称六十,逸群故如旧。
君年添海筹,余辞愧齑臼。
当兹初度辰,长歌聊为寿。
陪诸公饮归酬赠钱大德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七
春船载酒渡江濆,野馆浓花带日曛。
许下早知繁主簿,座中今识孟参军
当筵皂帽欹红药,对岸青山挂白云。
惭愧十年违禊饮,空从洛水君文
大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谥武肃神道碑铭 五代 · 杨凝式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八
圣朝神武文德恭孝皇帝御极之七载。岁在执徐三月二十八日。天惨东南。星昏牛斗。惟灵台之观祲。虑吴乡之薄祐。还九夏之生魄。览万里之飞奏。当青帝之回时。果真王之归寿。何国不幸。而殄瘁于此辰。谓天无私。乃歼夺于兹昼。圣上投袂震骇。当宁恻怛。雪泣盈于重瞳。视朝废于丹禁。以为锋摧倚天剑。柱折不周山。怆宸衷于既往。增宠章于未备。司礼以之考仪。执事其无安位。或赠襚以轸悼。或易名以昭贲。将作监李锴衔吊祭之命。有加于赗赙。太常博士段禺等议始终之迹。定谥为武肃。赠既绝于人爵。葬乃锡其王礼。睿思圣感。星繁波委。煌煌焉冠今古而无俦。穆穆焉充区宇而何已。尚慊为王称霸之雄。命世诞生之德。简册虽著。金石未刊。岂使太邱延陵。翻存不朽之迹。沂山岘首。独彰可久之文。非好辞无以叙元勋。非贞珉无以辉亿载。废而不举。阙孰甚焉。遂诏工部侍郎杨凝式曰。尔以儒素簪裾。尝为我左右侍从。撰论之称。人谓尔宜。匡合之功。尔为予志。俾披文仰止。等高大于昆邱。垂裕无穷。掩绵长于淮水。臣凝式百拜稽首。仲宣体弱。马卿思迟。寅奉丝言。俯伏金戺。徬徨忧畏。凌兢周章明天子旨。当大手笔。挟泰山而越沧海。犹或云易。染柔翰以勒丹碑。孰敢无愧。僶俛述作。采摭幽秘。访小说于稗官。徵实录于史氏。谨肃然奉诏。斐然抽思。盖闻雷雨方作。天机发而龙蛇起。象纬腾秀。星精降而贤哲生。百六草昧之时。九三经纶之际。海县则云蒸雾涌。雄杰则虎变鹰扬。日月为之昏霾。山河由其分裂。或力侔八柱。或敌号万人。或水灌晋阳。或泥封函谷。召兵车之会。上落欃枪。启国社之崇。旁开分野。鬼神叶力。河岳同功。摄干将而佩乌号。瞰扶桑而瞵濛汜。望高于周召。业盛于桓文。越前代以成家。冠偫后而为德者。吴越国王盖其人也。王姓钱氏。讳镠字具美杭州安国人。其先出自黄帝武德中陪葬功臣潭州大都督巢国九陇之八代孙。由轩后而疏宗。本枝已茂。因彭祖而受姓。祚允弥兴。或仕宦移家。乌城成其旧地。或精神满腹。晋室重其英声。腾实家牒。传芳肉谱。乃江南之大姓。固海内之强族。大王父沛。宣州旌德县。累赠吏部尚书。王父宙。累赠太尉。烈考宽。威胜军节度推官职方郎中。迁礼部尚书赐紫金鱼袋。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皆代有驯行。世济伟人。宣慈惠和。温良恭俭。垂芳饵以钓国。偶乏良时。积阴德以贻孙。遂开洪绪。王则太师之长子也。五行钟秀。四气均和。白云起于封中。丹霞呈于日侧。地不爱宝。贤惟间生。吉梦先来。既享钧天之乐。壮心未遂。常为梁甫之吟。识者多奇。众皆暗许。乃人中之瑞。实天下之雄。虎踞龙盘。江山为之作气。鹰瞵凤喙。英杰以之成形。由是元悟神姝。应期灵叟。罔久事于笔砚。思在属于櫜鞬。遂罢计偕。言参戎律。鹅鹳鸟云之势。堪舆风角之术。洞若生知。宛如神授。虽陈相出奇秘。风后善孤虚。与之同年。雅有惭德。属时艰已甚。天隙方开。值庚子之乱离。同戊辰之俶扰。入夜则日高三丈。当参则晕结七重。见蚩尤之张旗。逢王良之策马。人烟断绝。原野有厌肉之谣。山岳沸腾。黎庶无息肩之地。兵兴之苦。江东尤深。王以出众之才。膺冠军之号。八都倡义。张正正之旌旗。一呼连衡。结堂堂之行阵。深明去就。多识变通。或开君子营。或坐将军。斩严杀厉。孰为贞律之师。靖乱平妖。独有勤王之志。时彭城汉宏。乱常干纪。负浚凭嶛。刻孙述之伪文。采齐巫之狂说。昼伏夜动。豕突鲸吞。为患滋多。寻戈未己。王刑牲衅鼓。按剑陈师。若李广之飞来。效贾复之深入。长风破浪。得艅艎于水中。利刃摏喉。取蝥弧于城上。士怒未泄。贼垒俄平。有壮戎容。遂光霸业。不久仙芝窃发。黄巢暴兴。心恣豺狼。牙磨猰㺄。盗淮南之郡邑。为世上之疮痍。人苦倒悬。力疲奔命。王英谋电发。锐气星驰。应高骈之羽书。举临安之组甲。舳舻所至。烈火之燎鸿毛。旌旃所及。太华之压鸟卵。国家方虞多垒。克赖荩臣。并录奇功。遐颁好爵。乃命为杭州刺史。寻移润州镇海军额。授节制焉。名登王府。位列侯藩。雨露方浓。圣主愿观其画像。乡闾不改。故人皆羡于昼行。昔王与董氏。爰在初服。同兴义旅。定神交于扰攘。陈大节于匡扶。酒染血鍉。共结忠贞之誓。心明河水。长存慷慨之词。对垒握兵。夹江为郡。言犹在耳。董己渝盟。幸乘舆顺动之时。假图谶不经之语。婴城自固。窃号稔奸。王执锐披坚。瞋目张胆。令如时雨。势若疾雷。横金鼓以指妖。挥羽扇而荡强寇。眉皆见轼。大陵为之无光。首尽奔□京观由是特起。时三精上黩。万乘西巡。王报国推心。誓江立志。献戎捷而自远。问官守以无亏。多难识忠臣。疾风知劲草。昭宗闻名早叹。见节弥嘉。得窦融西河。既宁天保。倚安国于东界。寻辍宵衣。遂命兼领越州。仍颁铁契。丹青示信。带砺言盟。列在世家。藏于宗庙。庆天门之奇士。才督八州。画云台功臣。不过四县。论德则彼或无取。较宠则斯实居多。自此外缮甲兵。内修耕织。好贤宝谷。亲仁善邻。张管子之四维。树周书之八枳。开拓疆宇。延任英豪。谋无不臧。人思尽力。五蛇为辅。遂隆霸主之基。九武训戎。屡丧敌人之胆。废兴由其指顾。远近惮其威声。况俯接闽川。遐通楚塞。琅琊时称贤帅扶风世号宠王。皆战舰凌空。征旗蔽野。据东瓯而保大。处南海以称雄。莫不欣接犬牙。请徵于盟会。愿为龙虎。以诧于辅车。而乃杨氏阻兵。据广陵作梗。继渝邻好。屡警边烽。顷常全率车徒。擅侵封部。王妙陈三覆。宏肆七擒。才挥善战之师。遽见数奔之众。示武经而戡定。取戎首以凯旋。寻乃玉磬请和。铜盘受制。初闻释憾。还君子之钟仪。无复当锋。见人杰之韩信。疆场自谧。方略特高。精贯元穹。义形霜雪。总中权而作翰。陈左袒以输诚。许国致君。不渝于金石。献琛奉贽。罔限于高深。固得三镇节旄千里疆土。令仆调鼎之重。师保论道之尊。生祠列康衢。画戟罗私第。备隆徽数。仍启全吴。輶轩旁午于道途。纶诰葳蕤于藩屏。名垂信史。功在景钟。近世以来。求之未得。及梁园兴僭。皇运中微。前在列藩。敦鲁卫之兄弟。洎当新室。修秦晋之婚姻。殊礼荐加。积功是仰。王以为时有否泰。道属污隆。明且未伤。义无或爽。乃受其尚父尚书令之命。寻加天下兵马元帅庄宗皇帝参墟振翼。牧野成功。应黄星以御宏图。仗白旗而行大戮。九江既导。江汉于是朝宗。七曜重新。天地以之贞观。乃眷星纪。时惟国桢。定倾之硕略遐彰。盖世之宏勋斯在。再造之始。大典。唐尧之光宅未遑。周武之下车兴会。超于徽数。简自圣心。遂命有司。择日备礼。册为吴越国王。赐金印玉册。临轩遣吏部侍郎李德休往行册命。尚父尚书令天下兵马元帅如故。大矣哉若是之也。昔武王师尚父曰。三皇五帝之道存乎。师尚父曰在丹书。乃斋戒端冕西面。道丹书之言。武王拜而受之。此尚父之事也。周王者以六辔御天下。又李固有言曰。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亦天子之喉舌。令也者。总是六官。纳于百揆。为大化之本。居会府之宗。此尚书令之职也。昔太公赐履。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又授晋文大辂戎辂之服。彤弓玈弓之数。命之曰。以绥四方。糺逖王慝。此元帅之谓也。成王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封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之以礼乐旌旂。言广鲁于天下。此立国之道也。高皇汉法。无尺土之封。故大封同姓。又刑白马为盟。有非汉世而王。天下共击之。此重王之义也。有一人于此。人犹贵之。而五事在躬。四方拭目。名器莫之大也。功业莫之高也。人臣莫之比也。岂不谓非常之人。而有非常之事者乎。皇帝西京立议。北极居尊。执大象以临人。宅中州而抚运。重熙累洽。端拱垂衣。恨七圣之迷途。未还淳朴。乐三王之无事。高谢干戈。而内注宸襟。遐思列土。坐明堂而布政。称伯舅以图勋。特下天书。遐颁驿骑。显举不名之典。愈宏敬老之文。王戴舜弥坚。尊周益至。苞茅缩酒。恒共于閟宫。葵藿向阳。不违于黄道。属天祸吴越。疾在膏肓。未及浣肠之医。遽闻含玉之赐。桑田忽变。悲夫横海之鳞。霜露俄高。已失蟠桃之树。呜呼哀哉。薨于正寝之日。享年八十有一。理命诸子曰。吾遭乾纲隳地之时。为雄豪所推服。奋臂起义。为国朝除暴乱。屡蒙以功进律。赐壤赐圭。天宠所临。辞不获命。至于忧愧在位。尊奖王室。不敢以贵骄人。不敢以功自伐。尔曹亦见之矣。且知足不辱。道宗明诫。吾谢之后。慎勿踵吾之迹。惟忠为令德。可以长有富贵。诸车服府舍有过制者。悉命撤去之。无存王庭之。当可奉而行也。天子闻而叹悼之。以长兴五年岁次甲午正月壬申朔十一日壬午。葬于越国杭州都督府安国县衣锦乡勋贵里。也。公室丰碑。既遵远日。珠襦玉匣。永闭佳城。临水流阙之祥。邢山高显之势。风急云愁。自昏□整题凑以将归。揭素旗而先远。湮波□暮。田横之薤露凄凉。□气归天。周勃之□箫呜咽。王□□绍□□叔王侯。代历累朝。时更五纪。处至崇之位。著不赏之功。必得其禄。必得其寿。子孙保之。祠庙享之。其福德也如此。保大定功。建邦启土。四海膏腴之地。六朝文物之乡。握貔貅以主诸侯。控江山以尊天子。昔泰伯断发端委以开吴。句践尝胆辛勤而霸越。举一羽之策。兼三国之雄。其霸王也又如此。洗兵海岛。振旅江城。戈船蔽于长洲。戎辂盈于欈李。盛气而风云回合。援枹而山岳动摇。以此摧敌。何敌不陷。以此守土。何土不兴。其强大也又如此。□□□□地利天时。章郡积于青铜。海陵厌于红粟。决渠降雨。郑国不足语其丰。连衽成帷。临淄不足论其众。其富庶也又如此。麟趾公子。不下百人。凤穴羽仪。皆居五等。或对升鼎铉。或俱列土。比屋未苏。则任棠炽。则钟会戈矛。所以生在谢庭。□□□□游于丰市。但见公侯。其允绪也又如此。八千子弟。昔且散亡。五百功臣。今称□□成及奋爪之力。建徽献腹心之谋。故得帐下偏裨。皆持瑞节。幕中宾客。尽陟斋坛。其将佐也又如此。广明之后。大乱相仍。朝廷有失鹿之虞。銮辂见逐萤之窘。蜂飞猬起。幸殷室之邱墟。雾集飙驰。问周鼎之轻重。义士犹或失节。奸雄俱已摇心。王能运机筹。不迷风雨。偕程昱捧日。兼以梯航。类袁安之忧时。形于涕泗。其忠荩也又如此。以寡敌众。背水囊沙。说礼乐而敦诗书。击东南而备西北。取薛朗如摧朽。败徐约若建瓴。临变生机。图难于易。张子房之帷幄。顿觉空虚。谢安石之棋枰。不为悤遽。其韬略也又如此。爱如父母。政若神明。虽左右咸见于得人。而大小多闻于躬决。弃申韩为末造。实黄老为上科。法简秋荼。威收夏日。遂使吴中子弟。羞论磔鼠之才。浙右封陲。杜绝成牛之气。其善改也又如此。虚心应物。屈己临人。船问□□□□齐□□□郊碣石之宫。才听商歌。即吐麒麟之哺。未加楚醴。不张玳瑁之筵。其待士也又如此。律吕笑谈。文章草隶。纵横自得。冠绝时人。虽复观周乐之知音。却卫军之大辨颜延之雕缋满目。张伯英筋肉俱全。□不罢听而吞声。面墙而阁笔。□□屡□篇迦叶□监多存真迹。其才艺也又如此。雅洞真筌。居为外护。慕佛乘之妙道。割天性之深慈。法相太师子。妙云太师女也。既脱屣轩裳。拂衣罗绮。谢有为而宴坐。悟□利以出家。于是对棹慈舟。双兴□殿。山阴都讲。时间出于空门。剡县相□飞□□于贝叶。其崇信也又如此。浪起海门。潮冲罗刹。若天纲之彫瘵。震地轴以连轩。雷公翻然其凭凌。犀炬莫穷其怪异。王激拔山之志。踵立埭之规。百万为徒。昼夜交作。塞洪波而为大陆。排巨浸而广名区。轻尘不飞。失□胥之愤气。长川罢沷。雪精卫之冤心。其神□也又如此。丕变荆榛。廓开冲要。既冠山而构台阁。又亘野以启郊郛。飞甍上拂于招摇。赪壤旁吞于坱圠。率由心匠。似匪人功。历九土之繁华。□方巨丽。览八都之词赋。不远宏规。其创业也又如此。五十年之生聚。一千载之井田。德泽仁风。家至户到。方安福地。遽失藏舟。莫不走偫望以无阶。萎哲人而有恸。兴谣辍想。悲深子产之亡。罢市冰须。痛极羊公之谢。其遗爱也又如此。今复起云麾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新授守中书令元瓘。纪地四溟。丽天□□应龙得水。雕虎生风。□引可大之年。闻诗闻荀羡中书之岁。且公且侯。知机元悟于宝花。好德早承于良冶。雅通金匮。屡坐寅车。振妙算于中坚。遏惊飙于四面。英华外散。和顺内凝。中岳称其降神。左氏书其有后。皇帝得之巨屏。既若长城。闻触地以无容。念分阃而何寄。难□□□制书。墨晋侯之斩缞。从鲁公之金革。畴庸疏爵。仍正位于黄枢。移孝资忠。又增华于茜旆。自天降命。延赏推恩。九霄之宠诏星飞。一境之欢声雷动。今复起中吴建武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元璙。久临□部。克著嘉猷。虽情厚□□□□□拘金阜。今起复靖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元瓒。早秉圭符。遥分节钺。方藉求瘼。难避夺情。并奕世勋名。同时将相。虽元成继美。袭凤诏以持衡。纪骘承家。赐云屏而隔坐。未足多也。又何加焉。其绍续也又如此。至于立德立言。允文允武。宏五霸之略。垂万世之□□□□□遂道全经纬。英概必举。振古莫俦。自列以来。未有如吴越国王者矣。夫如是。则隘燕然之石。未可殚书。罄嶰谷之筠。不能尽纪。臣凝式胸中学浅。日下名轻。叙事多谢于子长。待诏有惭于徐乐。恭承睿旨。从事斯文。每怀响而必弹。庶为陵而更。虽五藏在地。终非吐凤之词。而百代可知。请俟获麟之笔。谨为铭曰。
茫茫宇宙,悠悠帝先。
成形在地,成象在天。
有精有粹,为英为贤。
复振勋烈,出正危颠。
三辰不轨,四郊多垒
运否时屯,风飞云起。
镆镆耀耀,英豪自喜。
始学龙韬,终惟虎视。
时乃真王,出自轩皇。
金玉蕴器,融结殊祥。
奋臂有勇,其锋莫当。
知机应变,取乱侮亡。
八都义举,偫凶膏斧。
俾尔除残,推我作主。
失律斯凶,止戈为武。
是曰壮师,信如是两。
汉宏兴伪,董氏凭妖。
徐约屃赑,薛朗咆虓。
披攘荡拂,果毅戎昭
鱼烂于鼎,鸟焚其巢。
明明天子,念动□古。
命为诸侯,分茅胙土。
忠作唐臣,尊称仲父
有赫旂常,无忝宗祖。
累清多难,屡播奇功。
既开赤社,亦赐彤弓。
吴越全壤,齐晋旧风。
千云比峻,负海称雄。
年过八十,势高二伯。
乃子乃孙,罗旃设戟。
惟天所相,不索而获。
亮此霸图,光乎史册。
一寒一暑,如水斯倾。
适来适去,孰肯忘情。
香销玉釜,露尽金茎。
还兹厚穸,非复长生。
縿幕晨张,涂车永去。
剑履空存,杯盘不御。
今日丰碑,昔时棠树。
万古千秋,凝阴宿露。
荔裳雅堂集感赋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九
当今作者谁擅场,山东赵王莱阳
王公士桢赵进美,妙与莱阳正相峙。
崇祯以还大雅绝,远溯嘉隆绍前哲。
总是山东李白豪,能使人间歌白雪。
今来三子起方驾,不数风流旧历下。
几回东岱互称雄,一出中原便成霸。
黄河九曲到海难,东临碣石流漫漫。
天垂百折乱云雾,风吹万里回波澜。
丹崖山前日初晓,真见蓬莱接瑶岛。
汉武看成朱雁来,秦王渡处丹龙绕。
君文初著名荔裳,集成安雅斯为堂。
大文既布锦贝息,黄钟在御瓦缶凉。
琅琊天水渺难即,惟见延清好颜色。
到溉忻从御史游,王筠故受昭明识。
每惜今人事工巧,大雅当前罕分晓。
但道江郎杂拟工,谁言谢客新声好。
往读衍波词,辄思王礼部。
长宪与大参,郁若两珠树。
可怜同体异工曲,白玉分沙分木。
从教凤羽蔽天涯,宁止鹰扬河朔
于今大雅烦若林,钟嵘三品空沉吟。
东看无数沧溟水,一望苍茫何处寻。
螺川胡推官虞胄过访因赠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
策杖登嵩高,遥望天中山
羽翼不得前,薄暮空来还。
南行入匡庐,逝将上衡岳
浮舟渡螺川,遂憩川上阁。
螺川濯濯古司谳,山木清秋晓行县。
云是天中驰檄来,知我穷愁且来见。
天中岞崿产异人,振衣独对清江滨。
宛如嵩高上登日,郁然相望真嶙峋。
嶙峋万仞动寒色,玉井冰花映天白。
不向空厅列鼎书,长悬孤榻留行客。
我曾读君文,叹君似长卿
金门献赋后,当入承明庭。
今来江上作司理,谳狱如君复有几。
伯始从教博似云,胡威只是清如水。
越人久作汗漫游,横江又见红螺浮。
清秋一饮郇公酒,醉看朝霞江上楼。
杜陵蒋楛游淮曾读予旧诗有感枉过不值留句见寄予适滞海滨率赋酬意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二
忆昔避地淮阴城吹箫乞食更姓名。
山阳县争认得,呼我车载还都亭。
尔时秋风度淮水,高会名园在河嘴。
入夜钟镛动地来,当筵词赋惊人起。
从兹日饮淮市傍,酒徒到处争相藏。
元王庙后杏花阁,驸马巷边薜荔墙。
人生聚散等朝露,二十年来弹指过。
醉里难忘鼓瑟时,花开不记留题处。
杜陵高士有蒋生,先后曾同淮浦行。
见予旧事每兴感,贻来新句何多情。
严冬结驷过江县,柳下寻予不曾见。
双扉久闭绿罗轩,千里尚投青玉案
但言时事多变迁,黄公垆下尤堪怜。
稽刘已谢竹林去,台馆半倾河水边。
故人存没久心恻,况读君文泪沾臆。
夜月弹为海外琴,寒风吹送山阳笛
我今将欲寻杜陵,东西南北随元卿
他时若溯长淮路,何处还攀桂树生。